声明

本文是学习GB-T 32742-2016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.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,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,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

1 范围

本标准规定了眉茶生产加工的条件、加工工艺流程、初制加工、精制加工、质量管理和产品的标志标

签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。

本标准适用于眉茶的生产和加工。
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

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
GB/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

GB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

GB/T 8302 茶 取样

GB/T 8304 茶 水分测定

GB/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

GB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

GB/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

GB/T 30375 茶叶贮存

GH/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

GH/T 1076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

GH/T 1077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

SB/T 10034 茶叶加工技术术语

3 术语和定义

SB/T 1003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。

3.1

毛茶 crude tea

鲜叶经初制形成一定规格的茶叶初级产品。

3.2

眉茶 Mee tea

以长炒青绿茶为原料,经筛分、切轧、风选、拣剔、车色、拼配等精制工序制成的、符合一定规格要求

的成品茶。

3.3

初制 primary processing

按毛茶规格要求,对鲜叶做各种技术处理工作(如改变外形、内质等)的总称。

3.4

精制 refinement processing

按成品茶的规格要求,对毛茶做各种技术处理工作(如汰除劣异,整饰外形,改进内质,调剂品质,划

GB/T 32742—2016

分等级)的总称。

3.5

制率 recovery rate of finished product

某一批(次)产出的成品茶总重量与该批(次)付制标准干毛茶总重量的百分比。

3.6

本身路 self line

以毛茶(包括毛茶头前两次轧切)分筛后4孔以下的在制品茶或毛茶毛抖6孔抖筛筛下的在制品茶

为原料的精制工艺流程。原料的品质特点是:条索较紧细,有锋苗,叶底较嫩。

3.7

圆身路 round-tea line

以两次或两次以上切分或切抖的毛茶头、本身路4孔、5孔毛抖头、4孔茶净抖抖头,或部分撩头为

原料的精制工艺流程。原料的品质特点是:条索较短钝,粗圆,叶底嫩度差。

3.8

筋梗路 stalk and stem line

以各路嫩度好、净度差的筋梗或机拣头、电拣头为原料的精制工艺流程。原料的品质特点是:细长

弯曲、嫩度尚好,净度差,筋梗特多。

3.9

筛号茶 mesh number tea

茶叶通过分筛分为若干长短、大小不同的茶,统称为筛号茶。具体筛号茶一律以筛底命名,如4孔

筛底5孔筛面的茶命名为4孔茶,其余类推。

4 生产加工条件

4.1
生产过程中鲜叶原料的种植、栽培、采收、贮运和管理的要求应符合GH/T1076
的规定。

4.2 加工过程中的场所、人员、设备和用具的要求应符合GB14881 和 GH/T 1077
的规定。

5 加工工艺流程

5.1 初制加工工艺流程:摊青→杀青→揉捻→炒干。

5.2 精制加工工艺流程:初制(毛)茶归堆 →拼合 →生做熟做 →分路取料 →车色
→紧门 →拼配。

6 初制

6.1 摊青

鲜叶摊放场所应清洁卫生、阴凉、空气流通、不宜阳光直射。摊青时间掌握4
h~6 h,摊青后的鲜叶

应及时初加工。鲜叶与各工序制品均应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。

6.2 杀青

宜采用滚筒杀青机。杀青技术应适当掌握投叶量、滚筒温度及杀青时间,杀青叶含水量宜控制到

60%~65%。

6.3 揉捻

宜采用中小型揉捻机揉捻,揉捻时应适度掌握揉捻时间及加压程度,
一般按"轻、重、轻"原则加压。

GB/T 32742—2016

揉捻后成条率应在80%以上。

6.4 炒干

炒干一般分为二青、三青和辉锅三道工序。
一般情况下,二青干燥方式以烘干为主,烘干温度宜为
95℃~115℃,烘干程度以含水量40%~45%为适宜;三青炒干至含水量20%为宜,辉锅至含水量

5%~6%为适宜。各工序之间,茶叶应及时摊凉冷却至室温。

7 精制

7.1 毛茶验收、标识和贮存

7.1.1 验收

应有专门的质检人员,对进厂的每批次炒青绿茶(毛茶)进行取样和品质验收。验收项目为感官品
质、非茶类夹杂物、水分、碎茶和粉末。取样按 GB/T 8302
规定进行,感官品质和非茶类夹杂物的检验

按 GB/T 23776 规定进行,水分检验按GB/T 8304 规定进行,碎茶和粉末按GB/T
8311规定进行。

7.1.2 标识

每批次毛茶应根据其质量进行归堆贮存,茶堆标识应附有明显、统一的标识牌,标识内容包括毛茶

的等级、来源、进厂时间、水分含量等。

7.1.3 贮存

验收后的毛茶应有序堆放在清洁、干燥、阴凉、通风、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,贮存时应注意防火、防潮

和防鼠等。

7.2 毛茶原料分级分类、付制和加工定级

7.2.1 毛茶原料分级分类

进厂毛茶原料应按原料内质、外形,并结合季别、产地等因素进行适当分级分类。毛茶原料分级分

类要求见表1。

1 原料分级分类要求

原料级别

类型

质量要求

品质特点

二级

原料

一类型

外形内质均好,品质水平应稍高于标准,能

起到提高高级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

条索紧结重实,净度好,汤色黄绿明净,香味浓 醇,芽叶完整,嫩度均匀,叶肉较肥壮,叶色黄

绿明亮,无红梗红叶

二类型

内质正常,但条索较紧结,品质不够平衡,加 工取料应针对品质差别,采取技术措施,发

挥其优点,规避其缺点

条索较紧结,净度较好,叶底嫩匀,叶色黄绿匀

明,汤色黄明,香气纯正

三类型

内质正常,但外形差距较大,加工取料应针 对品质差别,采取精制技术措施,发挥其优

点,规避其缺点,必要时应适当降低取料率

条索粗松尚直,面张较多,色泽泛黄或乌暗,叶 底老嫩欠匀,摊张较多,叶色欠明亮,香味尚

正 常

GB/T 32742—2016

1 (续)

原料级别

类型

质量要求

品质特点

三 、

四级

原料

一类型

内质正常,外形与内质均略好于标准水平, 要求主级质量过硬,特别是身骨要能够拼带

副级茶

条索尚紧,净度尚好,色泽较匀,叶底嫩匀度比

标准水平稍好,汤色黄明,香气较纯

二类型

内质正常,但外形较差,品质不够平衡,加工 需采取克服外形缺点的技术措施,发挥内质

的作用

条索较松,净度差,叶底嫩匀度尚好,叶色、汤

色、香味均正常

7.2.2 原料付制

可视毛茶原料质量,可采取单级付制多级收回或单级交叉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。付制时,采用阶梯

式付制方式,产品多级收回。

7.2.3 加工定级

根据毛茶质量确定在精制时可取成品的最高级,则定为该毛茶的加工级。
一般以本级毛茶原料所
取的骨干成品为主级,顺次制订各级制率。例如一级杭炒青加工定级为特珍一级。毛茶原料加工定级

见表2。

2 毛茶原料加工定级

原料级别

定取主级

取 料 说 明

一级

特级

主取眉茶特级(41022)

二级

特级

主取眉茶特级(9371),并须兼顾眉茶一级(9370)的面张

三级

一级

主取眉茶一级(9369),并须兼顾眉茶二级(9368)有面张

四级

二级、三级

主取眉茶二级(9368)、三级(9374)

五级

三级

主取眉茶三级(9367),并须兼顾眉茶四级(9375)的面张

六级

四级

主取眉茶四级(9366)

七级

四级、五级(二)

主取眉茶四级(9366)、五级(二)(3008)

五级(二)、不列级

根据朴的实际质量情况,可取眉茶五级(二)(9366)或不列级(34403)

注:括号中编号为出口商品的代号。

7.2.4 半成品(毛茶)原料拼和

7.2.4.1
根据生产任务需要,选择相应等级的毛茶进行拼和。

7.2.4.2
付制时,采用由高到低顺序的阶梯式付制方式,产品也由高到低逐级收回拼配出厂。

7.2.4.3
有红变或烟焦异味等病、次原料,不能进行拼制。

7.3 主要工艺

7.3.1
生做熟取:毛茶不先复火,直接分筛,以炒车分界,炒车前为"生做",炒车后为"熟做"。眉茶取料
重在生做,毛茶含水率掌握在7%以下。头子取料必须分轻、重付切,要求适当轻切,重货要开汤取料,

按质定级,并要分清筛路等级、规格,对各级面张茶要估计到炒车后的紧缩程度,尽量做到生取时定级准

GB/T 32742—2016

确,以减少熟取重复。

7.3.2
分路取料:分本身路、圆身路、筋梗路三路取料,眉茶三级(9374)以下可不分路。眉茶特级,
一级 还须在分路取料的基础上分重、轻、筹取料定级。

7.3.3
车色:炒车要严格控制投入量、水分、时间。要根据茶质,合理调节温度、时间,出机的茶叶含水
率应在5%左右,并无焦灼老火。

7.3.4 紧门:茶叶精制过程中筛号茶的最后一次抖筛。

7.3.5
拼配:根据出厂标准样的品级要求,拼配小样,比对实物标准样,将多种不同的筛号茶,按一定的
比例拼配匀堆组成某一确定规格等级的成品茶。

8 质量管理

8.1
应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。眉茶生产加工各关键控制点应有相应的记录,记录应保持
两年。

8.2
企业应对出厂的产品逐批进行检验,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品质、净含量、水分和总灰分。

8.3 眉茶各等级产品应建立实物标准样,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。

8.4 企业应建立污染物限量控制与管理的制度。

8.5 企业应建立农药残留限量控制与管理的制度。

9 产品的标志、标签、包装、运输和贮存

9.1 标志、标签

初制茶(毛茶)应有标签,标签应包含产地、加工日期、等级、数量等内容。精制茶(成品茶)的标志应

符合GB/T191 的规定,标签应符合GB7718 的规定。

9.2 包装

应选择无异味、无毒无害材料制成的专用包装袋,符合GH/T1070 的规定。

9.3 运输

运输工具应清洁、干净,无异味、无污染。运输时应防雨、防潮、防曝晒。不得与其他物品混装、

混运。

9.4 贮存

初制茶(毛茶)、半成品、精制茶(成品)应分别存放,贮存条件应符合 GB/T
30375 的规定。

延伸阅读

更多内容 可以 GB-T 32742-2016 眉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. 进一步学习

联系我们

DB51-T 3003-2023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雾培生产技术规程 四川省.pdf